1.什么是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较高,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城市。
2.保山市当前正在创建第几届全国文明城市?
保山市当前正在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时间周期为2021年至2023年,今年是这一届创建周期的第一年。
3.保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何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恢复、万亩东山生态恢复、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等城市品牌工程,全力推进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双修”试点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市民素质逐步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奠定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基础。
4.全国文明城市如何评选表彰?
全国文明城市每三年评选表彰一届。在三年创建周期内,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央文明办前两年对地级以上提名城市(区)进行年度测评,第三年中央文明办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明委择优推荐的地级以上提名城市(区)进行综合测评,依据三年测评加权平均成绩确定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区)。
5.保山市为什么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国城市各类综合表彰体系里面综合性最强、权威性最强的评选,是一座城市的“金字招牌”、靓丽名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将大幅提升我市的综合实力和对外形象,获得大量无形资产,形成新的发展优势,更好地推动保山高质量跨越发展。
6.全国文明城市是不是终身制?
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不是终身制的,实行动态管理,创建成功后每年要接受中央文明办的公共文明程度指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测评和明查暗访,测评成绩不合格将被停止全国文明城市资格。
7.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的是什么?
培养市民的现代文明意识,形成文明的言行举止,培育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促进城市建设和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8.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依据是什么?
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实行“年度测评和三年总评”的方式,三年测评成绩分别以15%、25%、60%的比重计入考评总分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评价作为申报全国文明城市的前置条件,测评结果单独排序,得分低于85分不得申报,同时该项得分按20%的比例计入文明城市总分。
9.全国文明城市从哪些方面进行测评?
《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2018年版)》由3大版块、12个测评项目、88项测评内容、180条测评标准构成。第一版块为牢固的思想道德基础,含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培育文明道德风尚3个测评项目;第二版块为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含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8个测评项目;第三版块为长效常态的创建工作机制1个测评项目。
10.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数据如何采集?
采取网上申报、实地考察、问卷调查3种方式采集测评数据。网上申报数据主要为市区数据(明确要测评农村地区的标准除外),网上报送材料的格式包括图片资料、正式发文、部门评价、说明报告、数据表格;数据采集时间期限原则上以本轮创建周期为准,相关具体要求在测评前通过“全国精神文明创建管理平台”统一发布。实地考察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央文明委成员单位抽调人员实施,主要以暗访方式进行,随机抽取考察点;测评队员分若干组别,只负责对不同考察点进行现场调查,将客观记录按照规范流程上报;测评软件系统对考察记录进行汇总,自动生成实地考察成绩。问卷调查以入户调查方式进行,测评组依据社区的居民住户分布图,按照随机等距原则抽选调查户,测评人员出示测评证件,调查户同意后,现场填写意见。
11.创文工作涉及市民的量化指标有哪些?
市民对志愿服务活动认同和支持率≥90%,注册志愿者人数占本地常住人口比例>13%,有志愿服务时间记录的志愿人数占注册志愿者总人数的比例≥50%;全民法治宣传教育的普及率≥80%,群众对本市诚信建设的满意度≥85%,群众对本市义务教育的满意度≥75%;创建活动的群众参与率>95%,创建活动的群众满意度>85%。
12.理想信念教育测评哪些指标和内容?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测评深化学习教育、加强宣传阐述。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学习宣传教育,测评做好正面宣传。三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测评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测评哪些指标和内容?
一是组织实施,测评贯彻中央部署要求。二是教育实践,测评深化推广普及、融入日常生活。三是文化培育,测评培育良好家风家教、培育勤劳节俭之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4.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测评哪些指标和内容?
一是道德模范等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测评做好推选工作、开展学习宣传。二是志愿服务制度化,测评制度化建设、志愿服务活动。三是文明旅游,测评制度机制建设、强化教育引导和监督管理。四是“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测评公益广告宣传形成制度、制作刊播情况。五是网络文明建设,测评网络文明传播、网德建设工程、文明建设新媒体平台。
15.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测评哪些指标和内容?
一是党风廉政建设,测评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二是政务行为规范,测评依法行政、政务公开。
16.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测评哪些指标和内容?
一是法治宣传教育,测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二是公民权益维护,测评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公民权益保护。三是基层民主政治,测评基层党群组织建设、社区民主建设与管理。
17.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测评哪些指标和内容?
一是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测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诚信奖惩制度、开展专项治理、诚信宣传教育。二是文明诚信服务,测评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提供文明优质服务。
18.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包括哪些内容?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节约、敬业奉献。
19.社会公德包括哪些内容?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0.文明养狗有哪些要求?
一是城区禁养烈性犬、大型犬。
二是犬只在养犬人居住场所内饲养,不得占用楼顶、楼道等共有部分。
三是犬只提倡拴养,如需携犬外出,要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使用牵引带牵领;牵引带不得超过1.5米,在行人拥挤时自觉收紧牵引带。
四是犬只伤害他人的,养犬人应当立即将受害人送至医疗机构诊治,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五是犬只便溺后养犬人必须及时进行清理。
(信息技术科收集整理,信息来源:保山新闻网)